昭通蘋果種植范圍主要以昭陽區為主。昭陽區位于烏蒙山區,東與貴州省威寧縣交界,南與昭通市魯甸縣毗鄰,西隔牛欄江、金沙江與巧家縣和四川省金陽縣隔江相望,西北至東北與永善、大關、彝良三縣接壤。其東西長61㎞,南北寬43㎞,國土面積2167平方公里。 “昭通蘋果”產區主要集中在昭陽區的龍泉、永豐、太平、小龍洞、舊圃、北閘、樂居、蘇家院、灑漁、守望、布嘎11個鄉(鎮),最佳種植范圍為東徑103°8′36″—103°56′17″,北緯27°7′3″—27°39′14″,面積66萬畝,產量60多萬噸。
昭通蘋果種植歷史悠久,可追溯到民國十五年(1926年),法國人賈海義從歐洲引入,種植于昆明并傳入昭通。此后,民國二十七年(1938年),隴體芳引進,種植在彝良;民國三十一年(1942年),吳敬漪或者李仲舉引入,種在昭陽區灑漁鄉李氏莊園內,吳敬漪參與管理。 昭通蘋果主要品種有金帥、紅富士等。經過馴化的富士系列蘋果在昭陽區種植產量高、含糖量高、口味好、耐貯藏,逐步取代了昭通原有品種。
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在全國蘋果區劃意見中,把昭通定為全國蘋果生長最適宜區。與北方蘋果產區相比,昭通蘋果具有四大優勢:一是氣候好。昭陽區平均海拔1950米,年均氣溫11.6℃,年均日照時數1902小時,無霜期220天,年均降雨量740毫米,屬低緯度、高海拔地區,冬無嚴寒、夏無酷暑,年較差小、日較差大,光照充足,雨量適中,非常適宜蘋果生長;二是生態好。昭陽、魯甸兩縣區都屬于農業大縣,無工業污染,大氣環境清潔,空氣含氧量高,非常適合發展無公害蘋果;三是土壤好。昭陽區位于烏蒙高原的中心地帶,棕紅色土壤,土層深厚、質地疏松、土地肥沃,含有大量的氮、磷、鉀營養物質以及鈣、硒等多種有益于健康的微量元素,尤其是硒的含量特別高,非常適于生產硒蘋果;四是生長周期長。蘋果的生長周期一般在6個月左右,而昭通蘋果的生長周期在7個月以上,由于生長周期長,昭通蘋果就有足夠的時間積淀更多的營養成分。
居于以上優勢,自然就培育出了甜、脆、香且營養豐富的昭通蘋果。1989年,昭通被農業部列為中國南方優質蘋果生產基地;2010年“昭通蘋果”獲得國家農業部地理標志登記保護,2011年國家工商總局授予昭通蘋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;2016年榮獲“2016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蘋果區域公用品牌”;2017年在第十五屆國際農交會上入選“2017年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”;2019年11月15日,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;2021年12月22日,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發布,昭通蘋果列入“2021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”。